Bizistech明亮星,亚马逊代运营
首页-最新动态-运营干货

有影响力的品牌如何在亚马逊上与大品牌竞争?

发布日期:2024-11-08
分享到:

亚马逊市场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了机会,从个人运营的小型商家到市值数十亿的大型公司,或者那些规模介于两者之间的企业也都能在其中获利。

 

尤其在近几年,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亚马逊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少拥有影响力的个人纷纷推出了自己产品,其中不少产品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

 

随着这些影响力品牌逐渐走红,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它们与亚马逊上的大品牌以及亚马逊上的一些不太出名的品牌相比如何?

 

下面,让我们探索每种类型的品牌在亚马逊市场上面临的动态、优势和挑战。

 

影响力品牌的崛起

 

影响者品牌是那些在 Instagram、YouTube 和 TikTok 等平台上拥有大量追随者的个人创立。这些有影响力的人利用他们的个人品牌和观众忠诚度来推出与与其追随者产生共鸣的产品。这类品牌的吸引力在于它们的真实性、相关性以及它们长期以来与受众建立的信任。

 

相比于依赖大规模广告和品牌认知度的传统大品牌,影响力品牌更多依靠有机内容和精准的利基营销策略来获得增长。他们瞄准特定兴趣、生活方式和小众社区,提供的产品往往更加个性化,与目标受众的需求更加贴近。

 

图片1.jpg

 

Prime Hydration 就是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影响力品牌,它由网红 Logan Paul 和 KSI 联合创立,并在 2023 年初宣布与 UFC 合作。仅一年多时间,Prime 就成为了估值超 10 亿美元的品牌。

 

更令人惊讶的是,它位列亚马逊补水饮料销量前10。对于一个 2022 年才面世的品牌而言,Prime 的成功不仅源于两位创始人庞大的粉丝基础,更是影响力品牌借助社交媒体发力的典型实例。

 

图片2.png

 

营销策略:真实性与权威性

 

影响者品牌和亚马逊上的大品牌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他们的营销方式。

 

大品牌通常利用大量广告预算、复杂的营销策略和既定的品牌权威来主导亚马逊的搜索结果和广告位置。借助其强大的资源支持,这些品牌往往能够通过精准的广告投放牢牢把控亚马逊用户的注意力,确保自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比之下,网红品牌更多依靠自然流量,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直接与粉丝互动。这类品牌依赖网红的个人影响力,将产品推荐给其追随者,从而营造出真诚感和信任感,这是传统大品牌较难复制的情感联系。

 

例如,网红艾玛·张伯伦 (Emma Chamberlain),她在 Instagram 上拥有 1500 万粉丝,在 YouTube 上拥有 1200 万订阅者。她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并于 2019 年创办了一家与她产生共鸣的咖啡公司,迅速引发市场关注。

 

图片3.png

 

她的粉丝不仅消费她的内容,也积极支持她的事业,这种“草根式”的营销策略往往能推动销售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特别是在粉丝参与度高的情况下。


图片4_副本.jpg

 

然而,大品牌在亚马逊的品牌权威和广告方面具有优势。他们拥有丰富的资源,能够在亚马逊的按点击付费 ( PPC ) 活动中击败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确保在搜索结果中占据领先地位。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高,许多顾客会决定购买他们以前听说过或使用过的品牌。

 

图片5_副本.jpg 

 

即使产品本身并不一定更优秀,这种知名度往往也会转化为更高的销售量。

 

在本文后面,Bizistech小星将介绍 Chamberlin Coffee 的亚马逊搜索量和市场份额数据。

 

产品开发:敏捷性与研发实力

 

在产品开发方面,有影响力的品牌和大品牌的运作方式不同。

 

网红品牌通常更加灵活,能够根据消费者反馈和趋势快速调整。这种灵活性使他们能够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并以最小的延迟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

 

另一方面,大品牌则拥有强大的研发资源支撑。

 

他们通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开发独特的技术,并确保产品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这些产品往往具有耐用性和可靠性,成为市场中经过验证的选择。然而,漫长的研发周期可能会减缓大品牌对市场潮流的响应速度,反而给了网红品牌快速利用新机会的空间。

 

客户忠诚度:社区与熟悉度

 

网红品牌在客户忠诚度上往往采用社区化的策略。他们的客户不仅是消费者,更多的是与网红有着个人情感联系的支持者。这样的情感联结培养了强大的忠诚度,提升了顾客的回购意愿。

 

这种以社区为核心的营销方法带来了极高的客户留存率和强大的口碑效应,在竞争激烈的亚马逊市场中,这些优势非常宝贵。

 

然而,大品牌则依赖于其长期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信任。消费者选择这些品牌,不仅因为它们在市场上已经获得广泛认可,更因为知名品牌能带来稳定和可靠的体验,这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安全感。

 

这种对品牌的忠诚度,尤其是在粉丝群体之外的消费人群中,可能是新兴网红品牌难以企及的竞争壁垒。

 

销售业绩:小众成功与大众吸引力

 

在亚马逊平台上,网红品牌与大品牌的销售表现各有千秋。网红品牌通常在细分市场中表现优异,因为他们的产品针对特定人群的需求,且能够精准打入小众市场。

 

尤其是对创新产品而言,这种与目标受众的直接联系能够带来亮眼的销售数据。

 

大品牌则因其稳固的客户信任而受益广泛,但网红品牌通过更具个人化的参与方式和社区建设,在忠诚度培养方面也颇具优势。

 

网红与其追随者间的密切互动能转化为持续的回购和自发的口碑宣传,为网红品牌在亚马逊激烈的竞争中提供了独特的竞争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

 

网红品牌在拓展规模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他们能够凭借忠诚的粉丝基础取得初期的成功,但要突破这一小众群体、赢得更广泛的市场关注并不容易。

 

在亚马逊这个日益拥挤的市场中,大品牌则需要面对另一重挑战——如何保持品牌的相关性。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真实的购物体验,大品牌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式与顾客建立深层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网红品牌的优势所在。

 

尽管如此,两者之间仍然充满了机遇。网红品牌可以借助亚马逊的平台扩大其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交媒体之外的用户。

 

而大品牌则可以通过更个性化的策略和社区互动来提升客户参与度,从而弥补与网红品牌之间的情感距离。

 

影响者品牌与名牌:亚马逊销量

 

让我们来看看上面提到的张伯伦咖啡与一些知名咖啡品牌在亚马逊上的销售情况。

 

张伯伦咖啡

 

Chamberlain Coffee自2022年中期在亚马逊上线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过去的一年内,该品牌的销售额达到280万美元,且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图片6.png

 

Emma Chamberlain通过她庞大的社交媒体粉丝群成功为品牌带来了初始的销量和宝贵的用户评价。在这一基础上,Chamberlain Coffee持续优化亚马逊的销售策略,使品牌的市场表现不断提升。

 

图片7.png

 

对于一个新兴的网红品牌而言,12个月内实现34%的增长率,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中,已是相当出色的表现。

 

Chamberlain Coffee 在亚马逊的所有商品页面都经过精心设计,配备高质量的图片和信息图表、优化的产品描述和A+内容,甚至还设置了独立的品牌商店来呈现完整的品牌故事。


图片8_副本.jpg

 

A+ 内容如下所示。


图片9_副本.jpg

 

它包括视频、品牌故事、产品信息及其来源背景,提供了详尽的内容来吸引和留住顾客。这些精心打磨的元素大大提升了品牌的形象与吸引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购物体验。

 

皮爷咖啡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咖啡行业数十年来非常知名的品牌——Peet's Coffee。他们既拥有品牌知名度,又拥有客户忠诚度,因为这个品牌在线下和线上随处可见。

 

图片10.png 

 

在亚马逊上,Peet's Coffee同样表现不俗——过去一年内的销售额高达1.6亿美元。这种出色的销售表现几乎可以成为类似品牌在亚马逊上的成功标杆。

 

毫不奇怪,Peet's Coffee 在亚马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过去 365 天内销售额超过 1.6 亿美元。大多数知名咖啡品牌在亚马逊上的销售额可能都差不多,甚至更高。

 

图片11.png

 

(这些销售数字并不包括 Chamberlain Coffee 销售的所有子类别,仅包括研磨咖啡。)

 

在上图中,您可以看到,Chamberlain Coffee 只占据了亚马逊咖啡市场的一小部分,而这个市场由大公司主导。

 

尽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数百万美元的销售额是可行的,但即便是具有网红背景的品牌,也很难在这个领域超越已经成熟的大品牌,如星巴克。

 

有影响力的人能在亚马逊上与大品牌竞争吗?

 

当然,前提是产品本身过硬,且营销策略有竞争力。

 

对于亚马逊上竞争如此激烈的咖啡类别,张伯伦咖啡仅占据了一小部分市场份额。

 

虽然拥有大量的受众有助于传播信息并推动销售,但优质的产品和营销有助于品牌进一步发展并在亚马逊上覆盖更广泛的受众。

 

最后

 

在亚马逊上推出品牌时,了解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拥有众多大品牌的领域(如咖啡行业)。咖啡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因此,通过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切入小众市场往往更具吸引力。

 

如果您想在亚马逊上推出品牌或想深入了解如何在亚马逊上启动、发展和打造您的品牌?请立即联系Bizistech客服,我们将免费为您提供一份产品市场调研报告!